close

    小棣老師,長久以來都是我在這個圈子的偶像,我在學校時,她只教到我們上一屆(因一屆而飲恨),也沒跟她一起拍過戲,雖然我身邊很多人都從小棣老師那裡磨出來的;以前在部落格裡提過,我其實對醫療類戲劇有極大的興趣,幾乎坊間所有相關醫生的小說我都買了,在小棣老師拍了大醫院小醫師之後,我就暫時退去我想拍 醫療類戲劇的構想(雖然日劇、韓劇目前也是一籮筐)而知道小棣老師在拍赴宴時,我已經在籌拍聖稜了,雖然方向不同,但我想出發點是類似(想說英雄所見略 同,但實在太不要臉了,我跟小棣老師比起來差太遠了,老師是在化療過後,拼了命的上山下海的拍攝,光想到此點我就感動鼻酸),之後老師又拍了45C的天 空下,我那時在忙,但其實腦子裡充斥著做這行的人,有生能到非洲去拍一次電視劇,才叫不枉此生),後來又知道老師籌拍波麗士大人,我簡直五體投地,因小女 子當年第一志願就是想當警察,無奈功課太爛,考不上中央警官學校....

這部電視劇終於要上了,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很感動,又去了波麗士的BLOG三立官網看了,幾則新聞,都讓我感觸良多,乾脆一併剪下,附在小格,以示崇敬...

  今天的自由時報:
(
連三立的大長官出來協調,都要碰壁,更何況我們這些老兵,遇到挫折,更是應該笑納的....)
 
蘇麗媚搶救波麗士
記者林淑娟/台北報導
「拜託,只要給『波麗士大人』15分鐘就好了﹗」

  8點檔偷跑15分鐘
由 王小棣執導、藍正龍和林佑威主演的「波麗士大人」下月於台視首播,將接在8點檔之後,但8點檔結束已10點15分,導致每集2小時的「波」劇,播完勢必午 夜12點15分,嚴重考驗觀眾收看耐性;擔心一部好戲被不理想時段所犧牲,該劇推手、三立執行副總蘇麗媚昨天有感而發,自願出面向各電視台高層請命,盼大 家一致將8點檔準時於10點結束,好讓觀眾能於午夜前欣賞完「波」劇。
「波」劇費時近3年,三立砸下1億6千萬元,但製作再好的戲,也須好 時段配合才不致糟蹋,蘇麗媚為搶救它,自願向各台協商,將目前「長達2小時15分」的8點檔,縮回2小時;她說「並非為收視壓力,而是生怕把一票最優秀的 台灣影視人才帶到商業市場來,卻沒幫他們爭取到應有重視,那我就成了千古罪人﹗
以一部電影概念呈現的「波」劇,暫訂10月3日起,每週五於台視首播,「波」劇團隊一度對播映時段很失望;蘇麗媚昨天特別在「波」劇部落格撰文鼓勵劇組「請不要放棄,我們已經努力了3年…」
遊說從自家人開始
蘇麗媚坦承,為幫助「波」劇在最好的商業平台曝光,她做了很多努力,卻得到冷漠回應,她感謝台視董事長黃崧力挺這部好戲,更希望與台視攜手合作,爭取讓「波」劇提前至10點播,這需要8點檔配合縮短15分鐘,這區區15分鐘,卻巨大到可能要和整個環境對抗。

蘇麗媚朝自家人挺進,說服三立總經理張榮華、該台8點檔監製、製作人,接著將拜訪各台高層,「當前8點檔的播法,對台灣影視創作人才是一大耗損,雖然現階段重回90分鐘 太難,但盼大環境能因『波劇』而產生變化,若不爭取到最好的平台和播映時段,我對不起小棣老師」
台視盼各台同步
台視表示,除非各台同步調整時段,否則台視不可能讓「波」劇和他台的8點檔最後15分鐘對打;蘇麗媚若能協調各台達成共識,台視絕對支持。


(
這是2007年的新聞,中國時報)喜歡小棣老師的偶像劇定義 
顛覆「偶像劇」定義 王小棣選角定規矩 藍正龍也得先試鏡
【劉宜/台北報導】
偶像挑大樑演戲,大多是被製作人「欽點」,如果被要求「試鏡」,每個人的反應都是錯愕多於欣然接受,這種現象看在導演王小棣的眼裡,覺得實在不可思議!她說:「即使藍正龍來演我的戲,我也是叫他先來試鏡啊。」因為每齣新戲開拍,所有演員都回歸新人身分,一切得重頭開始。

王小棣有一雙慧眼,她執導的「大醫院小醫師」、「赴宴」栽培出藍正龍、馬志翔、周幼婷、竇智孔一票子弟兵,大家更奉她為「恩師」,但她在為三立新戲「波麗 士大人」選角時叫藍正龍來試鏡,藍正龍竟是滿臉不願意,嘴裡還嘟囔著:「我還要試鏡喔!」來探班的周幼婷吐槽他一句:「你是老師眼中永遠的新人。」藍正龍 這才坦然接受。
王小棣是電影人出身,她說,她在拍電影時,只要沒有「頭牌明星」,案子大多被片商打回票,因此,她在籌拍「大醫院小醫師」時做了一個決定,她不要迷信大 牌,而是要創造大牌。王小棣不諱言,她選角是靠「以貌取人」,她看出周幼婷眼神中的精力、馬志翔身上有原住民和模特兒的驕傲,以及藍正龍在光鮮外表下隱藏 的質樸。這些帥哥美女在她的耐心雕琢下,最後也都各自證明自己「很有料」。有人說,「大醫院小醫師」奠定了偶像劇的雛型,但在王小棣的理念中,
偶像劇」 是另一種定義,她說:「生活中有很多沒沒無聞的偶像,由帥哥美女把他們的故事演出來,這才叫『偶像劇』。」

「赴宴」拍出了台灣的美,「大醫院小醫師」拍出了實習醫生的辛苦,這次,王小棣要藉著「波麗士大人」替台灣警察找回尊嚴和地位。王小棣說,籌拍的這1年 間,她訪問了各個階層的警察,她看過一位長相凶狠的警察首長,在談旗下員警中槍受傷時默默流下眼淚;也看過純樸的警校學生興奮地向他展示從小到大收集的警 察徽章,每個人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王小棣說,她把拍每一齣戲都看成在進行一項「社會運動」,現在大家對警察的印象都不好,她拍這齣戲正是希望大家「站在 警察的角度,替他們想一想」。

 
這是編劇跟製作人也是小棣老師長久以來合作的伙伴寫的文
(是在稻田的網站)
去年今日
【編劇 製作人 黃黎明】
二 00七年八月,「波麗士大人」開拍進入第四個月,我們在警察學校拍攝三位男主角剛到學校報到的戲。執行製作需要我出面去跟校長協調五百個學生空堂時間拍 攝,美術組走了四個人待補,導演組的班表每天都在改,熬夜的工作人員臉上常常掛著馬拉松選手身上特有的,對周圍現象視而不見,只是埋頭急行軍的認命表情。 還好服裝組三個女生和演員在現場隨時苦中作樂,一邊幫藍正龍搓一搓小小捲的山本頭,一邊幫鄭有傑做青春痘,一邊幫林佑威的胸肌塗油。他們不顧大家的噓聲, 不時爆發一陣陣歇斯底里大笑。


進度已經落後快一個月了,我聽到空腹胃酸攪動的聲音。

回憶去年此時,心裡最大的隱憂還是劇本,劇本,劇本。開拍之前出了32本劇本,但是導演給了修正的方向之後就開始拍片了,這是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編 劇們都知道每一個階段的任務,但是寫作經驗最豐富的溫郁芳卻在男女主角分道揚鑣之後要重逢的路上迷失了。她接棒寫的是菜鳥警察成長的重要階段;一個美麗純 樸的鄉下,地方勢力赤裸裸的強姦執法單位。她把黑白兩道的拉据放在一群中輟生身上,這群中輟生各有各的家庭背景,其中還有一個輕度智障的”番薯”。這是編 劇給自己和劇組的挑戰,眼看自己就踩在自己腳上,不能動彈。

製片組根據劇本第一稿,尋遍了全台灣的特教班,尋找”番薯”好幾個月了,一直找不到適合參加演出的孩子。導演同時也給職業演員試這個角色,但是結果並不理 想。我開始跟編劇和導演商量要不要放棄這個角色。就在上被炎炎赤日炙烤,下被臨場狀況火燒屁股的狀況下,有一天收工後,導演黑黝脫皮的臉上,竟然被發亮的 眼睛打上一層柔和的光。他像宣布神蹟似的,安靜的跟我說:我找到”番薯”了。

王子昂是在警察學校圖書館上班的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游泳金牌選手,他看到劇組在餐廳吃飯,以為導演是廚房的師傅,主動跑來跟導演說「辛苦了」。子昂一開始 對演戲並沒有興趣,他只想做好圖書管理員的工作,因此問他有沒有爸爸媽媽,有沒有電話,他都說沒有。後來我們找到圖書館,他人已經去了左營,接受特奧會一 個星期的世界高爾夫球賽集訓。

經過一個又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後,子昂介紹了他的朋友給我們,並且告訴我們他不想演戲。我和郁芳經過無數次討論,是不是可以不要智障,把年齡層降低,讓他 保有純真就可以了。因此當子昂從上海拿到高爾夫球冠軍回來,說他願意「接受挑戰,全力以赴」時,我心裡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我跟編劇宣布這個好消息的時候,她竟然崩潰了。這部分的劇本她寫了快要一年,光是”番薯”這個角色設定就改了好幾次。最後她已經非常排斥接我的電話。我事 後輾轉才聽說,她掛上電話後哭了很久。她心中經歷的天氣我不得而知,但是肯定不比八月的颱風天和緩。我幾度詢問,她只淡淡的跟我說她沒感覺了。

四十集的連續劇編劇工作量有多大?我們從二零零六年三月開始訪問各階層員警,警政署公關組先開出包含北中南各單位十個名單,我們一一拜訪後又衍生出更多的 採訪,這期間公關組協助我們的窗口換了四次,公關室主任換了兩位。我在做追蹤採訪的時候,常常會被問到”拍完了吧?”我只能尷尬的回答”還在寫呢!”

「波麗士大人」故事的種子應該是二十多年前王小棣導演採訪當時的市刑大大隊長侯友宜的時候埋下的。我們八位編劇中,除了導演有載運拍戲用掃刀被臨檢的經驗 外,其他的都只有被開過交通罰單。王導演率領大家進刑事警察局拜訪當時的候署長時,我們對警察的印象還留在上一個世紀。

侯友宜署長給了我們第一個二十一世紀警察的新形象。原來警察也受過現代化教育,原來這十年來台灣的鑑識科學已經改變了辦案的方式,原來警察的工作已經從管 理者成為提供服務的單位,原來犯罪心理學已經成為警察的必修學分。原來這位彪悍著名的警官想的是如何讓七萬名警力成為動盪社會裡真正中立的安定力量。這些 觀念很多我們是第一次聽到,而現任的警察即使聽過,也不見得相信。侯署長一整個上午侃侃而談,我們出來以後竟然不約而同的說,我們來寫警察吧!讓民眾和警 察都來重新定義這個工作。天知道我們當時是為了另一齣戲的需要去做採訪的。

寫警察故事真是刺激又有趣的過程。每一個採訪對象一開口就是「人事時地物」,平時寫報案紀錄練就的本領,年月日和人名都記得清清楚楚的。可惜這麼多精彩的故事,一輪到我接手寫劇本時,我第一個念頭就是要寫內景,寫內景。製作人自己不顧進度還有誰來替你顧啊!。

籌備一年多,也拍了一年多的戲終於完成了。我們拍了三男兩女,五位POLICE大人在十年間,和他們不同階段的同事們經歷的故事。朋友漸漸變成敵人,敵人 又漸漸變成老師,學習要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我們的拍攝地點北起基隆,瑞芳,雙溪,南至墾丁,坊寮,還跨海到小琉球,跨越了好幾個縣警局的轄區。有幾次在 午夜收工時,為我們加班一直陪在我們身邊的警察值班人員說:我第一次看到拍戲可以這麼認真啊!我心裡也再想:我們也是第一次看你們工作這麼努力呢!因為光 這個晚上,派出所就有露鳥現行犯,家暴受害者,酒後鬧事的,精神病患的老鄰居等人進進出出。每個值班的人都很熟練的處理,我發現他們也都有馬拉松選手的眼 神。

去年的熱帶氣流,今年換了名字又重新造訪。今年八月要上戲了,後製工作仍然如火如荼進行,小說和影像書要出版了,原聲帶和配樂要如何配合呢?劇組已經解散,演員和工作人員都接了新的工作。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我腦中閃過轉任警大校長的侯友宜,警校校長劉勤章,屏東縣警局長陳家欽,新竹縣警局長黃宗仁,刑事局王志超隊長,林淵成副隊長,法醫室DNA組羅沅雅,警 政署黃家琦專員,台北縣警局林信輝小隊長,台北市警局莊武能股長,新竹縣警局范增雄…行政院政務委員吳豐山,林盛豐,台南企業楊??總經理,大鵬灣大飯店 林麗如副總經理,新竹的彭太太,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台北縣文化局長朱惠良…我們的工作人員…我們的演員…

人面不知何處去
說故事的初衷依舊,來年,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一封是蘇麗媚副總寫給這個團隊的信
看來也會讓人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ister10 的頭像
    sister10

    人生過一半的雜念

    sister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